在山东省菏泽市,菏泽人提起羊汤总少不了两个字——“赵家”。赵家羊肉汤不仅在菏泽有名气,每年牡丹花会,众多外地游客都会争相前往。赵家羊肉汤的创始人和掌门人赵国生说,从最初摆地摊,到技术改进后纯奶色羊汤的诞生,“赵家”的那台羊汤机器已开始申请国家专利。22年起起落落,22年斗转星移,老赵说,他心里的“羊汤梦”仍不改色——实实在在卖羊汤。
起步:小锅换大锅,1月改了4次
上世纪90年代初的赵国生,还是别人家饭店的厨师。赵国生骨子里有闯劲,在一家回民餐厅接触到羊肉汤后,他决定自己干。
1992年冬天,赵国生和妻子推着小推车,在人民路边撑起摊,卖起了羊肉汤。生意刚刚开始,赵国生心里没把握,不敢把羊汤做的太多。但生意出乎意料的好,干了没几天,之前的小锅就满足不了顾客需求了,赵国生只好换成大锅。就这样,开业1个月内,赵国生换了4次锅。
频繁更换的不只是赵国生的锅,还有赵国生的店。和妻子在路边摆了近1年的地摊,赵国生在中华路上找了一件小屋,建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面。但是,上世纪90年代,城市发展日新月异,中华路不断改建,赵国生的店也不断换地方。算下来,这些年,赵国生换过的店面有十来个了。
“那时候日子过得紧,天上下雪,一家人挤在一个简易板房里,板房只有一张床那么大,从屋这头到那头,都要在床上爬。”赵国生表示,刚创业的那几年,店面不断迁移,自己并没赚到钱。
腾飞:20年探索羊汤技术,正在申请国家专利
“刚开始那会儿,为了能多招揽顾客,我们总会多给肉,一碗汤,甚至会给半碗肉。”赵国生对记者说,最初他的经营方式就是实惠。
实惠成为赵国生进入羊肉汤界的法宝,但赵国生明白,要想在高手如云的菏泽羊汤界立足,仅仅靠实惠是不行的,还必须把汤做好,探索出自己的味道。
随后的十年间,区别于菏泽传统的“奶白色”羊汤,赵国生开发出了自己独有的“纯奶色”羊汤,这成为赵家羊肉汤发展的基石,也拓宽了菏泽白汤的品种。
在回首走过来的这一路时,赵国生觉得,2008年是个转折点。正是在那一年,赵国生的羊汤技术有了重大革新。
2008年奥运会前夕,北京全聚德的老总在全国寻找美食,来到了曲阜站,赵国生通过朋友把他请到了菏泽,邀他品尝一下赵家羊肉汤。品尝过后,老总说,味道很好,但口感不细腻。
随后,赵国生开始了大幅度的技术改进。引进水净化设备,好的水质经得起长时间的熬制,煮出的汤口感好了许多;买来压缩泵,按照羊汤制作的流程,自己组装成一套机器,把骨、肉粉碎到互溶的程度,又把多余的油脂滤去,这样,赵国生的羊汤做到了真正的香而不腻。
赵国生表示,2008年技术改进后的三四年,是赵家羊肉汤发展最迅速的几年,他的羊汤技术已经输送给全国十几家店面。目前,赵国生自己组装的那套羊汤机器,也正在申请国家实用型专利。